气候变暖情形下土壤碳库的响应过程及其机制对于预测气候变化和土壤碳库的反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汪诗平客座研究员与张振华、罗彩云副研究员,周华坤研究员,联合中科院青藏所、中國科學院大学等多家单位的生态学家,通过实验室的模仿实验研究了温度增加后高寒草甸土壤有机质分解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响应规律,采集了青藏高原三种典型高寒草地土壤,借助交叉培养实验研究了土壤易分解有机质降低和微生物群落的温度顺应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气候变暖情形下土壤碳循环过程,提高气候变化模型的预测精度。
研究發現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呼吸在增溫的初期顯著增加,但是隨著增溫時間的延長,土壤呼吸增加的程度又逐漸降低。這種降低是由于土壤中易分解有機質含量的降低和微生物的溫度適應共同導致的,這兩者對土壤呼吸降低的貢獻隨土壤類型的不同而異。在有機質含量較低的高寒荒漠草甸土壤中,易分解有機質含量的降低是土壤呼吸降低的主要原因。而在有機質含量相對較高的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土壤中,易分解有機質含量的降低和微生物的溫度適應共同導致了土壤呼吸的降低。長期增溫後土壤微生物對增加的溫度産生適應而降低了其有機質分解活性。所以,未來氣候變暖情形下由于微生物的溫度適應,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碳庫的損失將會顯著低于預期水平,尤其是在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等有機質含量相對較高的高寒草地中。
该研究结果于2019年8月以“Microbial community responses reduce soil carbon loss in Tibetan alpine grasslands under short‐term warming”为题在线发表在SCI一区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上。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gcb.14734

圖1 高寒荒漠 (DS)、高寒草原 (AS) 和高寒草甸土壤培養過程中土壤呼吸 (Rh)、土壤易分解有機質 (LC)、微生物生物量 (MB) 和微生物代謝活性 (AWCD) 的相對變化

圖2 不同培養條件下 (30%和60%WHC,5、15和25 °C) 易分解有機質含量降低對土壤呼吸降低的貢獻 (a) 和微生物溫度適應對土壤呼吸的貢獻 (b)